招潮蟹資訊網 台灣博物學家 溼地蟹類資訊網

back 溼地上的提琴手 — 招潮蟹

舉螯揮舞為情忙

日漸消失的家園

台灣的招潮蟹

粗腿招潮

    粗腿招潮 (Uca crassipes) 的棲息環境較為多變,多棲息在珊瑚礁海域的礁石後方帶有沙泥處、有遮蔭的溪流邊、紅樹林旁邊等地,數量最多的地方在澎湖,可算是島上的優勢種類,當地民眾稱為「紅腳仙(ang-ka-shien)。其大螯掌節平滑,呈朱紅色,眼柄黃綠色,背甲、步足的顏色則有很大的變化,由不同程度的胭脂紅、寶藍、黃綠、黑、褐所混合而成,甚至整隻從頭到腳都是鮮紅的,因此有「紅豆招潮」之稱。

糾結招潮

    糾結招潮 (Uca perplexa) 是乳白招潮的近親,屬於較大洋性的種類,棲息環境與乳白招潮類似,但兩者似乎有所隔離。在澎湖數量較多,當地人稱之為「白腳仙(bei-ka-shien),大螯鮮黃色,步足有條紋。

乳白招潮

    乳白招潮 (Uca lactea) 大多棲息在高潮線上帶沙質的泥灘地,個子雖然不大,但社會行為活躍,易於觀察,洞旁常有弧塔 (hood) 的構造,是海邊最引人注意的一群,早期台灣人稱「夯白扇仔(gia-bei-shi-a),因此又有「白扇招潮」的稱呼。白色為最典型的體色,但除了大螯白色較為固定之外,其餘部位的顏色會有白、黃、紅、灰、黑的變化。

弧邊招潮

    弧邊招潮 (Uca arcuata),是台灣產招潮蟹中體型最大的,其棲地多在十分泥濘的泥灘地,特別是紅樹林旁的空曠處,或是潮溪邊,是最典型的「紅樹林下的提琴手」,台灣俗名「大栱仙(dwa-gong-shien)。由於遍佈東亞地區,古名就有「擁劍」、「執火」等稱呼,大螯掌節為橙紅色,背甲褐色,常有深色的網狀花紋,因此有「網紋招潮」的稱呼。

四角招潮

    四角招潮 (Uca tetragonon),與北方呼喚招朝一樣都是以右撇子為主,常棲息在珊瑚礁的大塊礁石後方,底質為破碎貝殼、石子、死珊瑚,屬於大洋性的種類,在澎湖數量較多。牠是台灣產的招潮蟹中體色最美麗鮮豔的,天藍色的背甲上鑲綴著寶藍的斑塊,黃橙色的大螯掌節上有著紅褐色星點,兩指白色,不動指基部鮮紅,步足則有紫褐色、紫紅、橙色的變異。

三角招潮

    三角招潮 (Uca triangularis),是台灣產最迷你的招潮蟹,最大甲寬僅約 1.5 公分,體色淡黃並遍佈褐色點,背甲後方有深褐色橫帶,棲息在有遮蔭的堤岸高處,或是堤岸旁的草地下方。

北方招潮

    北方招潮 (Uca borealis),台灣俗名跟弧邊招潮相同,也叫「大栱仙」,但卻是以右撇子居多,最明顯的特徵是大螯不動指基部有一很深的凹缺,像是把老虎鉗,因此有「北方凹指招潮」之稱。另外由於大螯不動指和掌節腹面呈黃色,也有「黃螯招潮」的俗稱。

屠氏招潮

    屠氏招潮 (Uca dussumieri) 的分布雖廣,但數量並不多,在澎湖和屏東保力溪口數量較多,棲息在最低高潮線的平坦泥濘處、接近河口或紅樹林的泥質溪岸和遮蔽的灘地,成體雄蟹體色深褐,大螯基部橙紅色,未成年雄蟹和成體雌蟹的背甲則常有藍、白色的淡色斑塊。

窄招潮

    窄招潮 (Uca coarctata),數量較稀少,棲息在河口的傾斜泥濘堤岸,有屏障的泥灘地或沼澤,或在最低高潮線的平坦泥濘處。體色鮮豔,但顏色變化很大。

紅樹林不是唯一

台灣特有種 — 台灣招潮

台灣招潮煙囪裡的愛情祕密

台灣招潮的生機

d-dussumieri.jpg (55605 bytes)

屠氏招潮

d-coarctata.jpg (212149 bytes)

窄招潮

 


招潮蟹資訊網 台灣博物學家 溼地蟹類資訊網

Copyright © 2008 Hsi-Te Shih